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| PMP认证 | PgMP认证 | 回到首页 | 联系我们 | 收藏本站
免费注册会员 | 登陆
工程管理论坛
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

最新推荐
相关文章
没有相关文章
您现在的位置: 中国工程管理网 >> 工程文库 >> 项目执行 >> 工期与控制 >> 正文
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
作者:佚名 来源:第一论文网 点击量: 发布时间:2013-12-21 20:23:14
、环氧树脂基粘合剂等进一步加固。

  3.2封闭法

  封闭法适用于小型裂缝的处理,通过简单的封闭、加固操作即可发挥良好的处理效果。低层房屋建筑的结构相对简单,地面建筑的承载应力较小,选用表面封闭法及时处理可防止裂缝扩散。如遇到对房屋结构影响小的静止裂缝,采用密封裂缝的方法处理之后,可避免水汽、化学物质、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破坏,优化裂缝处理的闭合效果。

  3.3灌浆法

  灌浆法是建筑裂缝处理的新技术,其采用了不同的水泥砂浆作为填充物对房屋裂缝进行填补加固,其包括普通水泥灌浆、聚合物灌浆两种方法(如图1)。水泥灌浆运用于厚度较大的混凝土墙结构, 可采用注入硅酸盐水泥砂浆进行密闭;聚合物灌注多数采用氨基甲酸乙酯或者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灌浆料,这种方法对房屋结构裂缝具有较好的封闭作用。

  3.4灌注法

  灌注法是将粘合材料填充于裂缝里,再利用修补加工的方式起到加固效果。普通房屋建筑产生的裂缝尺寸较小,在裂缝施工技术的选择上必须要符合房屋标准的要求。一般情况下,裂缝灌注均选用环氧树脂为材料,该材料不仅粘合性能优越且灌注的宽度在0.05mm,满足了小型裂缝处理的需要,显著改善了混凝土材料的结构性能。

  3.5浸入法

  浸入法可分为重力浸入法、真空浸入法两种形式, 均是将粘合材料融入裂缝里发挥出加固作用。重力渗入法是将树脂涂刷到表面上,使树脂溢于裂缝表面; 真空渗入法常用于无规则的表面裂缝处理。如房屋混凝土裂缝处理时,把裂缝表面密封,抽去真空,将裂缝里的空气彻底清除之后,借助于大气压力的作用把纯环氧树脂浆料注入裂缝。

  3.6闭合法

  闭合法是利用混凝土材料自身的结构性能,通过自闭合的方式实现自修补处理。闭合法运用的原理: 空气里具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,促进了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出现碳化作用,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晶体在裂缝内析出并生长,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会产生粘合晶体,其与水泥浆及骨料表面之间产生粘结作用,从而使混凝土裂缝自动密闭消失。

  4.植筋加固法在房屋养护的应用

  为了让房屋建筑的结构性能得到改善,施工单位除了直接对混凝土裂缝采取措施处理外,还可以利用相关的辅助技术起到加固维修的效果。“植筋法”不仅改变了传统混凝土材料的成分,对整个房屋结构都具有较强的加固成效。植筋法是对房屋内部结构植入钢筋,再用胶水灌缝粘合以保证钢筋与房屋融为一体。植筋法可以增强房屋抗震抗裂抗渗的性能,具体施工流程如图2。

  4.1定位

  定位是保证植筋法施工质量的关键,作业人员必须根据房屋建筑的图纸结构,合理选择钢筋植入的位置、数量。钢筋定位时要避免与原钢筋结构交叉,以免给下道钻孔工艺带来不便。定位结束后要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检查,确保所选择的植筋位置与房屋结构相符合。

  4.2钻孔

  钻孔要使用标准的钻机、钻头,安排钻孔经验丰富的人员完成作业。房屋钻孔时要控制孔的直径、深度、钻进速度等标准,这样成孔的质量才能达到图纸的要求。此外,钻头的位置应始终与墙面或墙柱保持垂直,斜孔或弯孔均不符合植筋法的要求。

  4.3注胶

  选用合适的胶水灌入孔内,以对成孔四壁进行加固修理,为钢筋植入操作提供方便。把植筋胶装进套筒内, 安置到专用手动注射器上,慢慢扣动板机,再把螺旋混合嘴伸入孔底。考虑到避免钢筋植入孔后胶水外流,通常孔内注胶达70%即可,让孔内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。

  4.4植筋

  在注胶前梁底模板就已支好,便于植筋后钢筋定位。植筋前要把钢筋植入部分用钢丝刷反复刷,清除锈污,再用酒精或丙酮清洗。钻孔内注完胶后, 把经除锈处理过的钢筋立即放入孔口,然后慢慢单向旋入,不可中途逆向反转,直至钢筋伸入孔底。

  5.结论

  根据统计和长期的观察,我们知道混凝土裂缝是房屋建筑的常见病害之一,也是影响房屋使用寿命和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, 其对建筑物的结构组合、使用性能、施工质量均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。施工单位在制定作业计划时,应充分考虑裂缝发生的可能性,提前制定裂缝处理方案。此外,裂缝处理结束后需定期养护管理,出现相同病害后依旧要及时科学地处理。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

文章录入:web13741    责任编辑:web13741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【字体: 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,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 
   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| 收藏本站 |京ICP备10012994号
   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:中国研发管理网 | 项目管理者联盟 | 中国工程管理网
    VIP会员 | 培训服务 | PMP认证 | PgMP认证 | 刊物出版 | 沙龙会议 | 人才服务 | 广告投放 | 联系我们
    Copyright ? 2005-2014 21CPM.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证060517号